“我是一名基層養路工,當初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,我就會傾注一生履行好自己的職責,養好公路,保障暢通……”在全市第七屆道德模范表彰大會上,康禮明斬釘截鐵地說道。
康禮明受爺爺和父親的熏陶,自幼愛上了公路養護事業,技校畢業后分配到道班,如愿以償干上了自己喜歡的公路養護工作,沒事的時候,總愛到路上轉轉,即使沒有上班也愛到路上看看,哪個人在路上搞破壞了,哪輛車在路上拋撒雜物了,他總要去說道說道,制止并糾正這些不良行為,久而久之,同事們都稱他為公路“守護者”。水陽高速公路施工建設期間,趙垣道班轄養的公路是施工影響最嚴重的路段??刀Y明一次又一次跑到高速公路建設項目部、縣支高辦,協商解決施工建設對公路損壞的保護問題。后來,支高辦和項目部專題研究采取多項防范保護措施,杜絕了修一條新路、毀一條老路的悲劇重演。
趙垣路段地處城鄉接合部,是典型的人口密集過村鎮路段,養管難度大,雖然沿路布設了很多垃圾箱,但是很多人習慣把垃圾隨手扔路上?!敖洺偳謇斫Y束,轉身又是滿地垃圾,上前勸說、論理、爭辯,還會遭遇到譏諷和挖苦?!笨刀Y明些許無奈地說。后來,他自掏腰包買來許多垃圾袋,分送給那些常常亂扔垃圾的群眾,有效遏制了公路沿線亂扔垃圾的行為。轄養路段的群眾見到這位個子高高、皮膚黑黑的養路人,都親切地叫他“公路保潔員”,康禮明總是報之一笑,轉身又去忙著其他養護工作了。為了更加方便自己在公路上巡查,康禮明自費購買了一輛摩托車,經常巡回在道班轄養路段。農忙時節,轄區群眾常常把玉米稈、麥草等雜物堆放在綠化帶、應急帶、臨時停車區,康禮明發現后立即趕到現場,勸說并幫助群眾將雜物運走,個別群眾很不配合,稱自己沒處放,康禮明總是耐心地給群眾講危害、講責任、講后果,硬是將雜物運出公路養護區域。時間一長,轄區群眾都知道這里有個鐵面無私的康班長,不允許在養護區域堆放雜物和垃圾,堆積占用現象越來越少。幾年下來,損壞公路、路邊設施及綠化的行為越來越少,趙垣道班轄養的路段一直被評為“樣板公路”。
203省道山陽段115.6公里的道路都是伴山修建,一邊是崇山峻嶺,一邊是急流險灘,每當久旱或陰雨天氣,路邊滑坡、山上滾石司空見慣,曾發生過多次傷人毀車事件;每當山洪暴發,沿河的路基經常被洪水淘空,造成懸空路,存在大量安全隱患。而這些時候,就是康禮明最忙碌的時候。身為兼職路政員的康禮明,白天開著養護車頻繁地巡回在公路上,邊查邊看邊清理,在不安全地點放置警示牌;晚上開車上路不安全,他便穿著雨衣、背著警界帶和警示樁、拿著手電筒徒步巡查公路,常常通宵達旦,一直堅持到惡劣天氣退去。多年來,這只是他工作的一個縮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