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上漫川關就以地貌廣闊、水域寬衍而得名。地勢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,歷代官府都在漫川關設關置戎,素有“秦楚咽喉”之稱。
漫川關歷史悠久。地處金錢河與靳家河之匯合處,以地貌廣大水域寬闊而得名。歷代均于此設防,隴海鐵路通車前,漫川為水旱碼頭,為陜鄂豫蜀物資交流重要集散地之一。春秋時為蠻子國;戰國時,楚至方城經此通過,秦楚分界碑今還尚在。
據《山陽縣志》載,西晉泰始二年(266)設豐陽縣,縣治就設在豐陽川。東晉前秦曾于豐陽川置荊州,據鄭樵《通志》載:“前秦苻堅皇始年間(351——354),苻融遣苻菁掠上洛,于豐陽川立荊州,以引南金奇貨弓竿漆蠟,通關市,來遠商,國用充足而異賄盈積”。
由此可見,當日的漫川關相當于今天改革開放的一個經濟特區。
現代漢語詞典里對"朝秦暮楚"的解釋是:一時傾向秦國,一時又依附楚國,比喻人之反復無常,這個典故以人為指的話,是出自于漫川關。
作為戰國時期為秦楚兩國之邊界,漫川關避無可避的成為了秦楚兩國大軍的交鋒之地。同樣是為了生存,漫川關人被迫時而侍奉秦國,時而又臣服楚國,這也就形成了漫川關人獨特的文化特征。
漫川關人待人接物熱情大方,巧言善語,既有北方人的剽悍耿直,又具備南方人之處事圓滑。漫川關的另一大特點就是出美女,漫川關的美女溫婉多情,語言圓潤如歌,所有“陜西美女在漫川”之稱。
諸多的古跡,也就導致了幾乎每個古跡都有一個神話故事流傳于民間,而且不少的地名都是來源于民間傳說。就比如說《楊八姐智斗蠻王》、《薄嶺太極圖的傳說》、《金錢河傳奇》、《古怪遁糧的傳說》等等。不知道你們都聽說過沒有?
近代足跡
近代曾發生過關系到紅四方面軍生死存亡的漫川關戰役,徐向前等黨和國家領導人,都在這里留下過足跡。